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市义工协会每次的敬老活动中,大家都会在忙碌的义工中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就是市义工协会的义工李克强。71岁的他退而不休,用爱心和奉献、责任和担当,让退休生活充满阳光。他用一个古稀老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用奉献诠释了古稀之年的“不老青春”。
8月8日上午,初见李克强,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豁达、开朗、乐观、健谈。在加入市义工协会前,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他人。退休后的头几年,尽管他每天要侍奉卧床的父亲、照顾生病的妻子,可闲暇之余他仍会帮助他人。2015年,他知道市义工协会后,果断加入。刚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他:“送走了老父亲和老伴儿,该享清福了,你这是折腾啥?”李克强听后心想:“不仅要做,我还要做最好的义工。”
说到做到,加入市义工协会仅半年,李克强就在市义工协会中脱颖而出,并被评为十佳义工。这无疑让他更有干劲儿了。4年来,他用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成为市义工协会的一抹暖阳,温暖着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的晚年。
李克强有着明确的人生理念,那就是“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不管每次的敬老活动是在炎炎烈日下,还是天寒地冻时,他都积极参加活动从不说累,总是乐呵呵的。他从不因自己的年龄而要求被照顾,反而用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努力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让每一位老人得到关怀,走出孤独寂寞,变得快乐起来。
“青春不老”只因有一颗“不老心”。“不老心”让李克强年逾古稀却仍焕发青春的光芒。敬老活动主要是为乡村敬老院和市区的孤寡老人送去关怀和快乐。为了办好敬老活动,李克强特意学习了钱杆舞、魔术和话术。“我要做的就是逗老人们一乐,所以,我想通过这些东西让孤寡老人变得更加豁达、快乐。”李克强说着就掏出了随身携带的钱杆舞和变魔术道具。坐公交时、睡觉前、吃饭时,他都在琢磨着如何精进技艺,给老人带去更多快乐。为此,他每天从开联社区到汴京公园拜师学艺。用他的话说,就是“不下苦功夫,哪得好武艺”。
平时除了学习钱杆舞、魔术和参加敬老活动,李克强做得最多的就是锻炼身体。“有个好身体,才能服务更多老人。”李克强说,“敬老活动有时候需要一整天,不锻炼身体我怕拖大家的后腿。”
说起何时“二次退休”时,李克强笑着说:“生命不止,公益不休。”曹操《龟虽寿》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能形象地表现李克强老当益壮、服务他人、奉献自我的精神。他的“不老心”就是他的壮心和千里的志向;他不安于平淡的退休生活,甘于奉献,让夕阳更红,让“青春”更加灿烂;他用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心不老”,“青春”会永远放光芒。
奉献是快乐的、阳光的,更是永恒的,李克强正是用奉献书写着古稀之年的“不老青春”。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