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搬迁,是我县市民之家第三次搬迁。我们严格按照‘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次办结’的要求,以优质服务打造让群众满意的市民之家!”通许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王博向记者介绍了通许市民之家三次搬迁三次提升的情况。
坚决落实“一门集中”,所有政务服务全纳入,所有应进部门全入驻,绝不因“政出多门”让群众办事多跑路。2003年,通许县率先试点成立市民之家,迈出了“一门集中”第一步,服务大厅面积700平方米,只能让部分部门入驻,设了23个窗口,仅能办理营业执照、婚姻登记等业务。2015年5月,通许市民之家迁入新建的县财政局大楼,大厅面积2200平方米,办公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政务服务部门进驻。今年7月,通许县政务服务中心——新的市民之家建成,面积3300平方米,全县34个职能部门全部入驻,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在大厅办理,彻底实现“一门集中”。
全力实施“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打造更加快捷高效的集成服务平台。通许市民之家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受办分离模式,实现了“一窗受理”。在综合窗口实行统一着装、统一讲普通话和微笑服务,并建设了舒适的等候厅,沙发、茶水、报纸一应俱全,实施导引员制度,迎候、引导、帮助前来办事的群众,让窗口服务更周到更贴心,让群众办事更满意。同时,还推进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制改革,打造企业开办集成服务平台,积极推行网上全程办理,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
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基层便民服务大厅建设,零距离服务群众。通许市民之家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十同”“四级四同”,实现“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今年上半年,该县重点推进了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所有乡镇按照“六个一”标准进行整体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政务服务。
通许县委常委、副县长刘金厂告诉记者,推进“放管服”改革,完成市民之家搬迁建设,是县委去年确定的八个出彩点之一,并获得了在省政务服务平台各项指标全市排名第一的成绩,是名副其实的出彩工程!(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 游银华 赵虎 通讯员 曹开东)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