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磊以“乘风起航,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伟大梦想”为主题作发布并回答新闻媒体提问,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谷贵勤回答新闻媒体提问。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鹏主持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当年价格)达到449.98亿元,比2011年(434.3亿元)增长3.6%,比1978年(按现行价格计算4.37亿元)增长103倍,比1949年(按现行价格计算1.74亿元)增长259倍。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3元,比2011年(6492元)增长一倍,比有统计以来的1984年(321元)增长41倍。

刘磊表示,70年矢志不渝, 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从1949年至2019年的70年里,开封农业农村发生了感天动地的巨变,开封农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回眸过去,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现代化,推动开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真正使开封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续辉煌新篇章。

刘磊、张鹏、谷贵勤以翔实明白的数据、生动有力的例子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先后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近年来,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提出“保粮食、减玉米、促五优”的工作措施。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在沙薄旱地逐步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近3年累计调减玉米面积近76.86万亩,并大力推广加工专用型、饲用专用型、鲜食玉米等优质品种。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大蒜、优质果蔬等优质农作物,目前,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突破50万亩,优质花生面积达190万亩,优质大蒜、优质果蔬均超过百万亩。力促全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后,开封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扣省委节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提出“规划先行、试点推进、模式探索、特色彰显”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开封实际、具有开封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市乡村振兴“1+6”示范带在规划引领、产业融合、环境整治、文化振兴、乡村治理、改革创新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的建设模式,盘活了沉睡多年的乡村闲置资源,形成了乡村旅游新业态,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深得百姓拥护,实现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景和目标。(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仲鹏 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文慧 摄)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