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到西柏坡,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著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座谈会。
8月7日至8日,“沿着习总书记足迹 探寻红色精神之源”开封日报报业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采访活动第二采访组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追溯新中国从西柏坡走来的历史,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太行山下、滹沱河畔,西柏坡村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的横空出世。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办公,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这就是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为主要内涵的西柏坡精神。
1949年,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时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我们党一直以“赶考”的担当精神,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全国人民即将步入全面小康,中华民族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中国梦需要传承与弘扬西柏坡精神,因为它是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是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撑,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越是接连取得胜利,越要保持清醒。站在中共中央旧址,耳边再一次响起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11日再访西柏坡时的谆谆告诫:“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守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小俊 魏东柱 马燕)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