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市纪委监委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的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我市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善作善成服务大局
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5年来,市纪委监委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引导党员干部、办事人员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便企便民环境。
聚焦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大对重点改革事项保障力度,助推开封“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重点整治行政审批和服务窗口让企业和群众来回跑、不能“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态度粗暴、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放管服”改革和减税降费政策不落实、新官不理旧账,以及对企业乱检查、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对严重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一律通报曝光。对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25+X”提升行动工作任务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在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中,推动建立投资建设项目代办、金融代办、效能监督三大类“汴捷”代办首席服务员体系,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全过程审批承诺不超过68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打好问责预警工作法、积极合理容错纠错、及时澄清正名、从严惩处违纪违法行为组合拳,与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动,对整治中发现的作风纪律问题及时查处,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疑难、遗留问题,推动形成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中心大局,坚持把推动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关系作为重要职责,监督落实政商交往“九要”“九不得”正负面清单,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新型政商关系。
连续开展14次重点岗位双月评议,对排名靠后的37家单位公开通报批评,曝光典型案例13起,对损害营商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以有力有效监督督促党员干部改作风、勇作为、抓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020年,市纪委监委在全省率先创新打造的“亲清连线·廉通企业”监督平台正式上线,为企业提供“零距离”“点对点”监督服务。平台设立“联通企业、汴捷查询、清廉矩阵、企业诉求”四大板块。企业可以在线向相关职能部门咨询生产经营和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还可选择“一键举报”功能,针对职能部门办理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线上成效线下巩固,市纪委监委出台了《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清风行动”实施方案》。据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开展重点岗位集中评议14次,参与企业家3500人次,对37个排名靠后的单位通报批评,针对企业家反馈的问题交办自查整改通知书44份。截至目前,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64起,处理8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88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市纪委监委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6起28人,全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市共有1325个项目纳入“便捷开工”改革统一管理,审批办理时限比国家要求的120天压缩44%,申报材料比原来压缩50%以上,成效显著。
护航重大项目建设
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
市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作为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的重要抓手,以监督促加压加力加速,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
聚焦项目建设中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安排部署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怕担责任、贻误工作,不敢担当、不愿触及矛盾等,切实破除“中梗阻”“庸懒拖”。聚焦招投标领域乱象,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追缴冻结违法所得等涉案资金3500余万元,26名涉嫌串通投标犯罪人员主动投案自首。牵头成立“一渠六河”监督检查专班,加强对黄河岸边黑臭水体治理的监督检查,实地督查170余次,约谈干部214人,有力保障“一渠六河”连通工程迅速推进。
以作风建设促项目建设。市纪委监委代市委起草《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意见》,紧盯项目建设廉政风险点做实监督,组织责任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管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廉洁承诺书,对责任领导开展廉政谈话。对项目进度缓慢、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特别是在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问题坚决查处。同时,对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的,对暗箱操作暗中交易的,一律严查重办,以强有力的监督执纪问责,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制定印发《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开展“6+3”专项整治中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聚焦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等九个领域专项整治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问责,为改革发展和民生保障消除阻碍、拓展空间。
据统计,全市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22起,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1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全市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在全省评估中居第一方阵。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5年来,市纪委监委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护航,使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一段段企业佳话在古城流传,为推动开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责编:郭宝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