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557亿元、增长7.2%,居全省第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1%,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1%,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居全省第7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2021年工作回顾
协同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8712”投资促进计划完成投资1473.6亿元、增长30.1%,S312开封境一期等26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安远门大道拓宽改造等482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滚动开展“三个一批”,“签约一批”项目开工率100%、“投产一批”项目达效率100%,均居全省第1位;“开工一批”项目投产率85.5%,居全省第3位。
扎实推进“制造立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一季度前移7位;工业投资增长29.9%,居全省第1位,较一季度前移13位。开展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4家企业获评省智能车间(工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评“河南省质量强区示范区”。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位,科技支出增速居全省第2位。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增长82%;新获批省级科研平台和机构3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创新型龙头企业2家、“瞪羚”企业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近3倍。
深入挖掘消费潜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8个月居全省第1位,全年旅游接待819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4亿元,宋都皇城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入选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增长61.8%,居全省第2位。兰考县、通许县、杞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兰考富士康等61家企业解决用工1.3万人次,为1050家企业延期还本付息50.5亿元,为“四个50”企业、重点项目分别发放贷款42.8亿元、75.1亿元,累计解决企业问题2430个,企业满意率100%。以开放增活力,自贸区开封片区入选全国文化出口基地,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完成进度居全省第3位。全市市场主体规模达到46.6万户、增长10.1%。
区域协调提升城市品质
加快郑开同城化发展。启动编制郑开同城化发展规划、先行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郑开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郑开同城示范小学建成投用,“郑开同城自贸通办”首批255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跨片区通办。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北宋东京城遗址、州桥遗址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14.4公里古城墙实现“五贯通”。实施百城提质项目388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95个。强化城市“三化”管理,整治街道立面104条,改造背街小巷138条,提升主次干道25条,新建公园绿地21块,城区绿地率达到39.5%。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深化放权赋能改革,完成兰考县、禹王台区开发区试点改革,赋予自贸区开封片区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358项。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8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兰考县开发区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工业园区。开封国际陆港物流园、现代公铁联运物流园等6个物流园入选省级区域物流枢纽。尉氏县获批全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
强基固本推动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准扶贫企业贷款帮扶率居全省第1位,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四年全省“优秀”。健全增收机制,10.2万帮扶对象实现稳定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9元、增长9.1%,居全省第8位;脱贫享受政策户人均纯收入17440.8元、增长15.7%。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成高标准农田43.5万亩,受到省政府督查激励,在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粮食总产306万吨,粮食安全市长责任制考核居全省第4位,畜牧业综合评定居全省第2位。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分别创建国家级、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25家、14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9个。兰考县获批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许县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深入
众志成城防汛抗疫
2021年7月以来,面对多轮超历史极值的极端强降雨和连续24天超4800立方米/秒的黄河秋汛,成功处置贾鲁河祥符区段、双洎河尉氏县段漫堤、决口险情,确保了城市安全、黄河安澜。谋划实施灾后重建项目557个,开工建设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441个,帮助受灾群众快速恢复了生产生活秩序。2021年8月,尉氏县出现疫情,第一时间采取封控措施,10天圈住封死扑灭了疫情。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构筑了全民
深化改革着力赋能增效
完成重点改革任务165项,“一中心四平台”、兰考县破解普惠金融落地难题入选省优秀改革成果,一大批制约发展的瓶颈得以突破。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市管“3+3+N”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550亿元,信用评级AA级以上企业达到19家、AA+级企业3家。发投集团发行私募公司债15亿元,创全省同主体评级、同品种债券最大规模。国投集团发行全省首单交易所非公开绿色公司债7亿元。城投集团成功发行项目收益专项公司债5亿元,成为全省地市级中长期AA公司债首单。
深化金融改革。实施打造最优金融生态环境、破解企业融资难“双十条”,建立“白名单”制度,为45家白名单企业投放纯信用贷款17.14亿元。成立市级担保公司,引入“易融担”合作项目,零费用为支农支小业务再担保3598笔、5.48亿元。完善普惠金融信息平台,累计授信2.99万户、21.7亿元,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实施《重大项目预审批办法》,压缩项目审批时间8个月,实现“拿地即开工”;实施《深化自然资源规划十项措施》,出让类项目审批时限由114个工作日压缩至25个;实施《深化住房城乡建设审批改革七项措施》,压缩审批时间33天;实施《企业容错纠错免罚轻罚制度》,公开发布免罚轻罚事项650项;出台《招商引资合同文本指导》,前置性解决问题争端。13项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137个民生事项实现“全城通办”。开封市荣获全国数字政府建设卓越实践奖,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第5位。
科学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成马家河生态治理工程,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河湖“四乱”问题整改,87.7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慢行系统全部建成。开封宋都古城水利风景区入选第十七批河南省水利风景区,兰考县东坝头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9天,超省定目标11天,居全省京津冀通道城市第1位。建成北区净水厂、包公湖污水处理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节能降碳项目16个,完成存量“两高”项目整改,新增新能源公交车60台、出租车475台,建成杞县垃圾秸秆电站,6家单位入选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园区),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4%左右。完成国土绿化22.61万亩,新打造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80个、森林特色小镇10个,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
改善民生促进共建共享
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5124个,破解民生“八需八难”84项任务、省市民生实事落实见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74.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73元、增长8.5%,居全省第6位。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92万人,登记失业率2.85%,低于省定4.5%控制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3.7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8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94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7976人。
优先发展教育。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65个,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入选全国“家校社共育”优秀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全国首个新型足球学校落户开封。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居全省第1位。高考文理科分别获得全省最佳成绩。开封大学、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入选省“双高”立项建设单位。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望京医院国家中医医学中心等13个项目签约入驻产城融合示范区中原科教城。
建设“健康开封”。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0家,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70元。“高血压”“糖尿病”纳入门诊慢病管理,惠及30万余人。郑开马拉松赛荣获“世界田联标牌”赛事称号。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围棋国手赛,获评“中国围棋之乡”。
繁荣文化事业。基本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成公益性演出164场次。成功举办“大宋中国年”“菊花文化节”系列活动,8个村获评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乡镇获评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完善社会保障。发放救助资金3.1亿元,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590元、377元,2179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建成县区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0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3个,争取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4个,入选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在全省首家上线公租房APP,交付入住4996套。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新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危化、工贸行业实现“零事故、零伤亡”,应急管理工作获全国先进。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验全国推广。圆满完成庆祝建党100周年等安保维稳重大政治任务。
2022,你关注的都在这儿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 8%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9%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 5.75 万人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300 万吨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左右 力提高法治能力
政府要着力提升四个能力
●着力提高政治能力
●着力提高法治能力
●着力提高执行能力
●着力提高廉政能力
政府要做到六个务必
●务必抓住机遇,切实把握高质量发展有利契机
●务必稳中求进,切实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务必坚持制造立市,切实强化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
●务必改革创新,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活力
●务必改善民生,切实让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务必守住底线,切实营造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
1坚持稳定增长,铸就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实施“8121”投资促进计划,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大员招商,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11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
抓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兰沈高速开封段等,加快建设菏兰高铁兰考段、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等,建成晋开铁路专用线,完成S222、S221、S318通许段改造提升工程。
抓好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运粮河、通许邢岗引黄调蓄等工程,加快41个“四水同治”项目建设。抓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风电光伏项目20万千瓦,新增地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
抓好新基建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800个,实现市区主城区和乡村连续覆盖、重点场景深度覆盖。新建充电桩700个。
抓好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快建设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涡河、惠济河、铁底河、淤泥河等重点河段治理,完成S223灾后重建工程。
着力释放消费需求。持续开展“爱尚生活·惠聚开封”等促销活动。支持发展社区服务等家庭服务业。推进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争创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施行《开封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支持73家上市挂牌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市场主体规模突破50万户。
2坚持创新驱动,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现“一覆盖、两翻番、三超过”目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建设创新平台。组建开封市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级生物育种实验室。实现省级中试基地“零”突破。加快产城融合示范区和郑开科创走廊建设,与河南大学共建大学科技园。
凝练创新课题。实施重大(重点)科技专项20项以上。围绕储能、氢能等未来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究大容量平原风机、石墨烯等核心技术。
培育创新主体。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创新型引领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家。
集聚创新团队。实施院士“回家计划”、高层次人才“暖心计划”、“汴梁英才计划”。
完善创新制度。设立市科创基金,每年财政科技投入不低于15亿元。
厚植创新文化。设立市科技进步奖,选树一批科技创新典型,争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3坚持制造立市,夯实高质量发展新基石
加大主导产业培育力度。重点打造化工等6个传统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2个新兴产业,氢能、储能2个未来产业。
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编制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三类开发区规划纲要。建好新材料储能产业园、世合型材产业园、公铁联运物流枢纽园等专业园区。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设立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工业投融资平台,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25家、50亿元以上企业5家、100亿元以上企业3家。
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快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新增企业上云1000家。
4坚持区域协调,构建高品质生活新空间
加快郑开同城化发展。推进规划编制同绘,全方位融入郑州都市圈,启动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建设。谋划建设兰考郑开同城特别合作园区。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实施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加快建设龙亭片区等5个先行示范片区,开工建设阳光湖等8个项目,持续推进州桥考古发掘等10个项目。
加快建设韧性城市。完善生命线系统,启动实施老城区供水管道改造,开通连霍高速龙亭站,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智慧市政平台。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深化放权赋能改革,赋予县区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县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和国家级、省级试点工作,争创“两个健康”示范县(区)。
5坚持乡村振兴,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提升防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和帮扶成效,确保兰考县在全国做示范、当标杆,确保开封市走在全省前列。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推广“田长制”,永久基本农田稳定在546.24万亩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53.5万亩。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十链百园千基地”建设,新培育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以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400家。
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重点扶持74个行政村。
6坚持文旅强市,促进发展软实力再上新高度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建好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建成黄河悬河城摞城展示馆主体工程,打造黄河文化和学术研究高地,讲好“黄河故事”。
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持续发展全域旅游,大力发展节会旅游、研学旅行和考古游。深入挖掘红色资源。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按照国家三级标准改造提升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全覆盖。
7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美丽开封焕发新容颜
保护治理黄河生态。落实《开封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编制沿黄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强化“河长+三长”制,深化“四水同治”,推进河湖“清四乱”,确保黄河安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保卫战,打好净土保卫战,创建“无废城市”。
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光伏、风力、生物质、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科学利用地热资源。推动节能降碳,完成12家省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绿化6.2万亩,打造森林乡村80个。
8坚持改革开放,催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打造AAA级信用评级企业1家,市管企业全部AA级以上。着眼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打击恶意逃废债专项行动,全面开展依规依法兑现承诺专项行动。
加快开放发展。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海关、综保区数字化建设。加快自贸区开封片区建设,加快“一仓一园一厦一谷”和海外艺术品交流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国家“一带一路”重要保税节点、中部地区大宗外贸商品集疏新平台。
9坚持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交出新答卷
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6万人次。
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开展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专项行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82个。持续做好“双减”工作。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达标建设。
做好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市、县(区)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加快建设市中医院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开封市“十大专科”;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广使用“居民服务一卡通”。持续实施“百千万幸福养老工程”。加强普惠托育服务,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10坚持平安治市,提升保稳定促发展新水平
加强应急救援建设。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全部达到“六有”标准。建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物资储备,实施应急能力提升类项目11个。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国有资产专项整治,加快清收农商行不良贷款。加快推进基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清朗”系列行动。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违法建设、“僵尸企业”、土地批而未用、公共资源交易招投标等重大专项整治。推广“一村(格)一警”及县域社会治理“兰考模式”。
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
以上均为开封网资料图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一鸣